机器之心早上乘车前往大兴机场。虽然路程较长,但一路上交通较为顺利。
前往大兴机场的高速非常畅通。
来到大兴机场出发层,航站楼非常壮观。
航站楼内部也十分现代,非常气派。
黑科技频出,旅客体验堪称惊艳
作为新机场背后的技术支持方,云从科技的工作人员带领机器之心作为东方航空的「旅客」,体验了在大兴机场乘机的过程。
一张脸走遍整个机场
首先进入出发大厅,机器之心获得了一张虚拟机票,此时可在东航自助值机终端上体验新的值机方式——人脸值机。
如果是首次使用人脸识别值机,需要注册,录入人脸数据。录入成功后,值机终端就可以使用人脸数据进行值机验证操作,这一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身份证。值机选座成功后,可以不用打印登机牌。
据云从科技介绍,值机办理成功后,人脸数据就会上传到系统中,在安检和登机口继续使用,不需要再次录入人脸数据了。在安检环节,目前航班旅客可以在安检口只提供身份证,并扫描人脸,无需出示登机牌就可以直接通关。日后如果能够和公安方面进一步接入数据,则在安检环节甚至可以省略提供身份证的步骤,直接无感完成登机前的全部流程。
体验了人脸识别后,机器之心前往东航贵宾服务厅。
AR 眼镜融入地面服务场景
在东航接待区域,已有工作人员佩戴了 AR 眼镜。这种眼镜外形类似于谷歌眼镜,非常轻便。据东航介绍,AR 眼镜可以和手机连接,利用手机端的算力进行 5G 通讯和计算。
AR 眼镜有什么用处呢?东航介绍了三个民航服务业中的应用场景。首先,佩戴 AR 眼镜的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迎接贵宾旅客,在旅客到来时识别身份信息,为旅客提供引导和信息服务。其次,在候机区域,如果航班旅客在登机时没有上飞机,AR 眼镜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识别候机旅客的身份——静音寻人,不需要打扰到其他旅客。最后,地面服务人员配备的 AR 眼镜还可以识别特定颜色和形状的行李,如果旅客临时无法登机而行李已托运,可通过 AR 眼镜在数百件客舱托运行李中快速找到对应的行李。
机器之心也试戴了这款产品,识别速度很快,也非常轻便。甚至可以同时识别两位旅客的身份。
人脸识别终端机
除了 AR 眼镜,机器之心还在贵宾厅看到了一款人脸识别终端机,据东方航空介绍,这款终端机可取代地面服务人员,机动地部署在廊桥入口、远机位登机梯和飞机机舱入口处。部署在廊桥入口和登机梯前的终端机可以进行旅客身份核验和人数统计,只需要旅客站在机器前就可以直接完成识别工作。而在机舱口的终端机则会在识别旅客身份后显示座位号,省去了旅客进入机舱后再查看登机牌的工作。
考虑到在上述场景下,乘客们可能较多的情况,这款终端机依然可以准确识别旅客,即使识别的背景中有其他人也可以正常工作。这款终端机是通过 5G 和云端的识别系统相连的,可以依靠蓄电池工作,机动部署。
看不见的黑科技:行李运输
机器之心还了解到了行李运输方面的黑科技。首先,旅客可申领一种永久电子墨水牌,在托运行李前,可使用手机 NFC 或蓝牙将航程信息同步在牌子上,这样可以代替纸质的一次性行李托运条。此外,云从科技还在行李运输和搬运方面部署了算法,可以用传送带等位置部署的 5G 摄像头监控行李运输,如果出现搬运人员暴力分拣或行李掉落的情况,可通过算法识别,在后台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进行干预。
乘错了摆渡车?别急
最后,机器之心见到了最新的一种装备了人脸识别技术的机场摆渡车。这种车装备了六个人脸识别摄像头,当某位不属于摆渡车运输的旅客上车时,后台会通过摄像头识别这位旅客,并通知地面工作人员引导旅客前往正确的航班。
在体验了各项黑科技之余,机器之心和云从科技民航行业总经理石文彬、东方航空北京大兴机场地面服务筹备组副组长黄琳进行了交流,请他们为读者揭开这些黑科技背后的技术原理。
解读黑科技背后的技术力量
能够承担近期 4500 万,远期 1 亿人次的客流,还需要保证每一位旅客的高质量乘机体验,这需要在技术上有着强大的实例。据云从科技介绍,他们使用了多种技术,保证了用户的流畅体验。
贯穿全场景的人脸识别
能够让旅客刷脸登机,依靠的是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可靠高效应用的人脸识别技术。传统上,在旅客值机、办理安检、登记前核验、座位引导,包括贵宾旅客接待、广播找人、摆渡车核验、远机位旅客核验等几个环节,旅客分别需要使用身份证或身份证+登机牌的方式进行办理。这样的流程较为繁琐,而且需要生成登机牌,造成了很多浪费。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信息,那就是人脸信息,如果在这些环节只核验人脸数据,是否就可以取代身份证件和登机牌了呢?在大兴机场,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信息正确,旅客全程可以不需要提供身份证件进行核验。
这一旅客人脸识别系统总体可分为三部分。首先,在底层数据层,系统会会接入机场的旅客安检信息、机场航班进出港信息,同时航空公司的数据也会接入数据库中,包括旅客的身份信息和票务信息,以及每一个航班上的旅客信息。其次是数据存储层,这些数据会进行储存和融合,为人脸识别引擎服务。
人脸识别系统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就是提供服务的人脸识别引擎了,旅客在值机开始时可以注册东航会员并录入人脸和身份证头像数据,如果是非直营渠道(如从代理商处购票),则可以使用一次性的人脸识别服务,航班结束后数据销毁。从值机环节开始,这一系统的核心算法通过读取保存在身份证中芯片的肖像数据,与使用者的脸进行对照,用于核实旅客身份。在安检环节,则通过安检口摄像头和旅客身份证头像进行核验,安检后所有需要身份识别的环节,都会使用安检录入的人脸数据进行旅客身份验证。
这项技术的验证准确度很高,机器人脸识别率达到 99.9%,远高于人眼的 75% 左右的识别率。而且识别速率在 1 秒以下,可实现每分钟 60 人的通过速率。
那么,人脸数据的安全如何保证?据东航介绍,系统首先会在值机时征询旅客同意,说明人脸识别需要提供面部图像数据。在应用人脸识别的过程中,东航也征询了法律方面的建议,确保使用数据合法合规。对于没有注册会员的旅客,人脸识别数据是一次性的,航班结束后从数据库中删除。
行李运输,计算机视觉显神通
行李运输同样是旅客服务中的痛点,保证行李能够安全地送达,或需要帮助旅客寻找行李时,计算机视觉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行李运输中,在托运环节系统会拍摄行李的照片,并利用各处的 5G 摄像头追踪行李运输。在系统后台会部署相关的算法和识别规则,当行李状态超过了规则的限制(掉落或被抛、扔、砸),则会用算法实时识别视频中出现的问题。在行李进入客舱后,如果需要找回行李,工作人员可佩戴 AR 眼镜,眼镜会识别和行李箱特征(外形、颜色)相似的行李,不需要一一比对每个行李上的编号,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AR 和 5G 技术初露锋芒
AI 之外,也有很多重要的技术在各个场景中得到了应用。东航地面服务人员使用的 AR 眼镜可以通过 5G 连接云服务器,并和手机相连进行人脸识别运算。同时,AR 眼镜在客舱服务中也可以辅助工作人员寻找特定的行李。此外,看似无形但无所不在的 5G 网络为以上方案能够实现奠定了基础。5G 在 AR 眼镜、摄像头、人脸识别终端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这些设备有着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质量要求,只有稳定强大的 5G 能够满足需求。
写在体验后
从机器之心的观察来看,云从科技的算法能够和航空服务业紧密结合,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AI 技术能如此密集且紧密地和民航服务业相结合,离不开东航和云从对这些场景的深入理解。他们对于每个需要人脸识别的场景都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什么事情可以由 AI 来完成,而哪些是不可取代的。然后,使用 AI 技术,从用户体验和提高效率出发,谨慎而又精准地切入每个场景中,实现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其次,在大兴机场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看到 AI 技术和硬件产品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和交互。只有为人脸识别技术提供了与用户交互的物理实体(可人脸识别的 AR 眼镜、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终端机和摆渡车),才能保证人脸识别算法快速高效的优势充分在各个场景中得到发挥。
然后,AI 技术的成功落地,离不开其他技术的加持。机场中的每一个终端设备都是通过 5G 和云端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的,而工作人员佩戴的眼镜则使用 AR 技术,在识别出旅客后显示给工作人员。只有这些新技术的紧密结合才能催生出合适的产品。
在大兴机场,机器之心感受到了新技术澎湃的力量,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新技术实现民航和机场方面的应用,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美好。